

陜煤新型能源公司:“營銷思維”引領煤炭洗選產業蝶變
來源:《中國煤炭工業雜志》 日期:2025/10/21
洗選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源頭和基礎環節,也是一個多工藝、多系統、多設備、多因素耦合的復雜工藝流程。隨著工業智能化的日益普及與煤炭行業的深刻變革,洗選業務成為煤礦利潤增值點的特征逐步凸顯。近年來,在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指引下,陜煤新型能源公司穿透落實“營銷思維”,以行業發展解題之姿、集團協同創值之為、產業躍遷爭先之勢,推動全產業鏈、全要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催生煤炭洗選產業煥發新活力。
探尋行業瓶頸“破題”之解
近年來,我國選煤技術、裝備和工藝取得巨大進步,部分技術裝備如千萬噸級全重介選煤技術、篩分技術、煤泥壓濾技術等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但實際生產過程中工藝技術僵化,變革性創新能力不足,對生產端原煤品質變化的響應遲緩,基本是“產什么洗什么”。
同時,我國原煤入選率相較于發達國家仍有不小差距,動力煤入選率約60%,大量可高值利用的化工煤因入選率不足而只能用作動力煤,商品煤與用戶煤質需求適配性低,導致煤炭利用效率低、能耗高、資源浪費,對消費端的客戶需求關注不夠,在“洗什么賣什么”階段徘徊。
在這種趨勢下,煤炭企業普遍對洗選產業重視不夠,選煤環節逐漸淪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技術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受到制約。
行業瓶頸如何破?帶著這份使命,陜煤新型能源公司敢闖敢創、奮楫爭先,用堅守和奮進破解新時代選煤行業瓶頸。近年來,公司厚植“四種經營理念”,聚焦服務陜煤集團高質量發展大局,大力發展煤炭洗選業務,通過精準匹配用戶煤質需求,提升煤炭生產端經濟效益,提高消費端利用效率,在煤炭“采-選-運-銷”產業鏈中有效發揮了強鏈、補鏈作用。
目前,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以洗選業務為支撐的“三大核心業務板塊”和“六大支柱業務領域”,累計入選原煤超5億噸,創效超百億元。現運營集團內外部選煤廠16座,年洗選規模突破1億噸,同比增幅25%;運營范圍從省內輻射到山西、內蒙古等地,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雄厚的專業化選煤運營服務商。
追尋高效協同“創值”之道
面對煤炭市場承壓下行態勢,陜煤新型能源公司以洗選創值為重點,以用戶價值為唯一導向,堅持以“營銷思維”抓生產,以定制化生產提高煤炭分質利用水平,讓洗選業務成為煤礦利潤“增值點”。
2025年以來,彬長礦區所屬選煤廠生產高爐噴吹煤45.22萬噸,同比增長88.35%,為礦區“增品種”提供有力支撐;龍華選煤廠通過產品結構優化,精煤產率同比提高55.7%,產品結構實現單一動力煤向化工煤占比達35%的跨越;張家峁選煤廠通過調整入洗下限,塊煤率同比增加43%,原煤入洗量同比提升約78.7%,原煤矸石率降至2.2%,精煤產率穩定在32%;檸條塔選煤廠針對原煤煤質波動,先后實行“原煤動態配比入選”“合介分選優化”等舉措,洗塊煤400萬噸,同比增長23.4%。
與此同時,為提高附加值,公司實行部分洗塊產品破碎摻配,提高“檸化1號”產量194.7萬噸;推動澄合礦業西卓煤礦配煤洗選增值,在韓城區域利用“煤質參數+經濟性測算”聯動模型,模擬配煤方案120余種,最終為客戶篩選最優方案,為陜西地礦集團試洗高爐噴吹煤3萬余噸,以精準對接客戶的操作創造了洗選價值,有效助力礦井平抑市場波動。
結果是檢驗“營銷思維”植入深度的最好驗證。公司以精益運營策略堅守市場,在2024年取得山西市場晉能控股王家嶺選煤廠運營業務后,外部市場先后承接國電察哈素選煤廠和永壽碾子溝選煤廠2個技術服務項目,實現了市場拓展向內蒙古和省內細分市場的輻射,選煤廠運營數量增加到16個,增幅23%。同時,發揮集團內部規模優勢,通過推進統一的設備選型和物資管理,直接生產成本降幅達15.7%左右,發展步伐更加穩健。
在沉浸式參與市場競爭的同時,公司堅持“產學研用”深度協同,選擇深耕技術沉淀的底層架構。在煤炭精深加工領域,與西安科技大學成立“煤炭精深加工與智慧分選聯合研發中心”,進一步聚焦煤炭智能分選、煤基廢物綜合利用、選煤工藝及裝備等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與人才培養。秉承“實效化應用智能化”理念,與中國礦業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優質設備廠家、先進同行等深度合作,積極推進彬長礦業文家坡選煤廠智能化建設,開創了自主研發智能化選煤裝備的先河,為選煤業務走上高端制造和智慧運營奠定了基礎。
開啟產業蝶變“精深”之思
著眼未來,煤炭洗選產業的出路在哪里?陜煤新型能源公司將持續聚焦煤炭生產“采選運儲銷用”全產業鏈,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實施細分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戰略。
“市場+客戶”細分化。發揮集團煤炭品質優勢,精準適配用戶煤質需求,改變“只顧低頭搞生產,不顧抬頭看市場”的現狀,以協同為抓手,與運銷集團加大定制型品種開發,由“為市場做產品”向“為客戶創造產品”精細化轉變,緊盯特定客戶需求,為冶金行業生產特有鋼種定制化供應特定商品煤,為化工行業生產特有產品定制化供應特定商品煤,豐富產品結構,鞏固細分市場,用產品與客戶的高適配性為集團增強客戶粘性。
“科研+生產”高端化。攻關煤炭分級分質加工利用前沿核心技術,推動煤炭由傳統燃料向清潔燃料、優質原料、高質材料轉變,技術方向堅持“減人、增安、提效”原則,在選煤技術研發和創新方面,緊盯技術裝備短板和生產工藝瓶頸,在裝備研發、工藝升級等方面著力破解選煤廠設計與生產運營分離導致的匹配性和兼容性問題。在選煤廠智能化與礦山智能化系統布局方面,打通數據堵點,推進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著力解決數據融合和系統迭代方面的問題,用創新構建起前沿技術“護城河”,鞏固自身發展的確定性。
“體系+產品”品牌化。構建集團商品煤質量標準體系,完善商品煤質量管控制度,進一步提高商品煤質量,完善產品結構。堅持原煤“應洗盡洗”理念,探索建立礦區型選煤廠,通過對原煤煤種、易碎性、塊煤量、矸石含量、可選性、可浮性等煤性差異專業分析,提高選煤廠設計、建造的適智化及與生產運營的適配性,致力于開發柔性化的選煤工藝,進一步提升煤炭入選率和精深分選程度,以原煤入洗率提高10%以上、商品煤平均灰分降低2%以上為目標,用煤炭洗選為集團商品煤市場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文/徐國強 作者系陜煤新型能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責任編輯:王鐘琪)

財務共享平臺
OA辦公平臺
采編發投稿平臺
公司首頁
公司概況
新聞資訊
媒體聚焦
企業文化
員工園地
專題專欄
友情鏈接:
陜公網安備 61019402000012號